卷首語讓倉儲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隨著夏糧再獲豐收,如何儲存保管收上來的糧食就成為當前的主要問題。
近年來我國糧食持續增產,但因國際糧價較低,國內市場需求不旺,政策性收儲主體有效倉容和烘干能力不足,導致儲糧安全形勢漸趨緊張。
糧食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同樣關乎糧食安全。國務院第52次常務會議對做好糧食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工作進行部署,提出要多措并舉,加強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,確保到手的糧食顆粒歸倉。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,體現出國家對我國糧食安全和糧食生產可持續性問題的高度關注。
值得關注的是,在地區分布、技術裝備等方面,糧食倉儲設施存在不少問題。
一些基層收納糧庫年久失修,特別是部分糧食主產區倉容嚴重不足,大量糧食只能露天堆放。隨著“糧安工程”的實施,一些“危倉老庫”得到了改造,但仍不能滿足農民賣糧和安全儲存的需要。除挖掘現有倉容潛力外,國家已經明確,以東北地區和南方稻谷產區為重點,今明兩年新建倉容1000億斤。支持主產區農民合作社、專業大戶等建設有烘干設備的儲糧設施。同時,強化地方政府特別是銷區責任,嚴格落實地方儲備任務,今年增加地方儲備500億斤,并在倉容矛盾突出的地區,對玉米深加工企業給予支持。督促銷區按照不低于6個月市場供應量要求,確保糧食儲備到位。
加強收儲環節等硬件設施的建設,將會減少糧食的浪費量,同時有助于保持糧食的品質,可謂雙管齊下,對于確保糧食的質和量都有實實在在的好處。我國糧食儲備的核心任務一是在短缺時滿足供應,二是在價格大起大落時平抑波動。
目前我國糧食儲藏及物流能力不足,要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收儲矛盾,唯有加大倉儲建設投入,但由于各地財力有限,歷史包被重,糧食收儲企業效益較低,自我發展能力差,單純依靠財政資金,有一定的困難。而通過創新投融資方式,利用市場的手段,讓市場在倉儲設施建設中發揮關鍵性基礎性作用,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倉儲設施建設,對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糧食倉儲設施是糧食流通工作的重要載體,糧食儲備是社會糧食生產和消費的蓄水池和調節器。無論過去要求的“廣積糧、積好糧、好積糧”,還是現在提出的“買得進、存得好、賣得出”,要實現這些目標,都必須正視倉儲設施的基礎性和重要地位。
鼎泰隆生鮮專業生產銷售生鮮設備,果蔬架,蔬果架,超市木制品,蔬菜架,熟食柜,水果架等。
|